新浪网2005年4月6日讯 西方人通过照相机和照片来记录、了解中国,是从19世纪开始的。那时,中国人的肖像经常出现在西方各国的传教士、贸易商、外交官以及各种各样冒险家的照片里,又被印刷成这些精美的明信片。
翻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明信片上的中国人肖像照,尽管被摄者对自己、或者拍摄者对被摄者进行了不同程度地设计、摆布,但照片显示的时代背景却是无法修饰和作假的。
▲ 洋镜头前的百年旧影一
他的手放在膝盖上,身体微微前倾,谦卑、拘谨,他的表情里有一些面对镜头的不适应。这个男人身后是苏州刺绣的花鸟屏风,从他的神态里,你可以估摸出,这是个受过传统教育的读书人。
辛丑条约之后,重庆是最先开埠的地方之一,这也让重庆人获得了最先接触西方世界的机遇。这个重庆的乡绅也正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,他可能与洋人在做生意,懂一些洋文,也见过一些市面,所以他面对镜头表情自然,气定神闲。还没有完全摆脱掉的乡土气息,又加上他那有趣的英文名字——麦克宋”,正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真实写照吧。
这个眼神里露着精明笑意的男人,或许是一个广州买办,他身边站着的,是他在洋人学校念书的儿子。他穿戴整齐,坐在南洋风格的椅子上,露出几分生意人的得意。仔细看,你会发现他旁边作为重大道具的一把伞,这把洋伞正是英国伦敦的绅士们出门必带的装饰品。洋伞可能是男人的英国朋友送的,也可能是从与他做生意的英国公司里买的,或者仅仅是英国人开的照相馆里的一个道具。即使是道具,放在旁边似乎就是一种时髦,或者身份的象征,如同现在的生意人开着一辆大奔一样。他的右手虽然夹着一只雪茄,姿势老到,但左手依然握着一把中式的扇子。这3个中西合璧的细节或许对他都意味深长、必不可少。
▲ 洋镜头前的百年旧影二
两个穿着清朝服装的女人,手握香扇,在模模糊糊下午的光线下,半坐半卧在一张美人榻上。她们身下巴洛克风格的美人榻,或许是从法国运来的,这种有着钢丝弹簧的沙发,在法国已经有了几百年。这个照相馆或是犹太人或是德国人开的,从美人榻和后面的背景画、挂的帘子看,很难说清这是在世界的哪个地方,只有榻上两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告诉你,这是在中国。
她是个典型的旗人,眼睛稍扣,鼻梁笔直,前额高高,上穿为骑马打猎射箭方便与汉族女子不同的箭袖旗服,下穿裤子,脚穿花盆底鞋,自然地骑在马上,梳着旗头,头上插着的大拉翅上,装饰着一红一绿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花。两个小伙计一个牵驴一位拿筐,一前一后护着这个女子。牵着驴缰绳的小伙计,腿稍稍弯曲,显得训练有素。从背景看,这是一个厅房看上去至少有4米高的深宅大院。厅房的架高是有规矩的,是等级低下的人家不可逾越的,所以这个骑在马上的旗人女子,即使不是出生在王府,至少也是生在贵族人家。尽管这张照片是明显摆拍出来的,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位从塞外来的满族女子,没有受过那么多的礼教束缚,骑马射箭打猎的生活,让她的身上多少带有几分自然的美。
这是一个色拉油广告,不知道这是不是第一个以中国男子形象来做的广告?虽然他的装扮是19世纪的样子,但是今天的你,是不是也能从电视里、报纸杂志上找到相似的笑容呢?